HTML的註解與一般程式語言(如:C、C++、JAVA......)的註解有一個很大的不同。對C來說,C的註解在compiler compile時就會被 ignore了,產出來的 machine code裡並不會有 comment的 information,就算你打了上萬字的comment 也不會影響到最終exe檔的大小或速度;相對地,對HTML來說,在client-side的部分也會收到HTML註解(右鍵看一下各個網頁的source code就知道了),意思是說你在註解打了一堆沒用的垃圾,這些垃圾都會隨著網路傳到client-side那邊,這多少會影響到網頁傳輸與載入的速度(雖說以現在的網路技術與電腦速度,說不定影響不大)。
總而言之就是註解裡面不要放些沒用的垃圾,可以刪除的程式碼就刪除,要移除的功能或內容就直接刪除,少用註解的方式,這個註解的觀念不管是在寫網頁或是寫C、C++都是很重要的。
另外,你可能會看到像這樣的網頁原始碼(省略<!DOCTYPE html>、<html>、<body>......)
<head>
<!-- something important -->
<style>
<!--
.title{
font-size: 48px;
color: #ff0000;
}
-->
</style>
<!-- something important -->
</head>
為何要在<style></style>中的CSS code加上<!-- -->這樣HTML風格的註解呢?
因為有些舊版本的瀏覽器,不支援CSS的功能(我想現在很少),為了讓我們網頁的原始碼同時能在支援與不支援CSS的 browser上運作,才會加上<!-- -->。
若是這個 browser 不支援CSS的話,browser就會將<style></style>中的CSS code視為註解,所以不起作用;反之,則會執行CSS code。
寫這篇文章時,因為不滿意痞克邦Link的顏色,所以只好自己動手修改source code,而不是用痞克邦提供的tool......。